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银色人才”老有所为献余热
发表时间::2019-06-05 10:44:00来源:济南文明网

  王速成将红色课堂搬进居民家中,上门讲课。(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舜华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老人。(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舜华社区老年志愿者发挥专长,教孩子们画画。(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舜华社区的各支志愿者队伍。 (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林大姐,我来看你了。”一天中午,与往常一样,家住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十四区5号楼的李慧春带着蔬菜和水果,来到2号楼独居老人林养静家里,与老人家长里短地聊天,并帮她做饭。

  这仅仅是社区楼院邻里之间温馨相处的一个缩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年之前,描述大同社会的一句名言,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舜华社区。

  在这个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中,“银发人才”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当中不乏“能人”“达人”,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发挥余热,为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增添了一支宝贵的力量。讲述红色故事

  社区“王导儿”退休不褪色

  “这是我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人都说,退休后会产生不适应社会和孤独的感觉,我却没有,退休后就加入了‘五老’志愿队,每天带着社区里的居民和孩子们编节目、演节目,比在单位上班时还要忙。”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五老”志愿者王速成乐呵呵地说道。

  在舜华社区,提起王速成,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舜华社区10周年庆典活动,组织编导了40人参演的大型舞蹈《开门红》;先后编排了舞蹈《走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等精彩节目;在社区第一次创建了廉政剧场,创新编排了《漫画三句半:反贪官》,先后为社区暑期班的孩子编排国学剧《穿越学堂》《中华孝道》;2018年编排了《舜华大妈也疯狂》,让下至63岁上至83岁的大妈过了一把“演员”瘾;今年编排的《有事多商量》更是登上了电视荧屏。在社区,大家更喜欢称呼王速成为“王导儿”。“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闲着不得劲,就得干点能为大家忙活的事儿。”王速成说,“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社区的文化课堂挺丰富,这时,正好在策划编演文艺节目,我是文艺兵出身,刚好也喜欢,就把想法跟当时的舜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于芳一说,我们便一拍即合。”

  促使王速成这么有劲头儿地为社区忙前跑后,还缘于他母亲的一句话。2013年,王速成从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原山东省工商局)退休回到社区。有一次,王速成回家看望90岁高龄的母亲。知道儿子退休了,母亲便问起王速成退休后的打算,王速成说:“忙了大半辈子了,退休也该歇歇了。”没想到此话一出,母亲沉默了一下,只说了一句:“儿子,你这种想法合适吗?”直到王速成离开,母亲没再说一句话。王速成知道母亲这是生气了,也没再多说什么。一周后再次来看望母亲,王速成首先就跟母亲说:“妈,我想明白了,虽然退休了,我还是不能闲着,还得为社区、为居民服务。”母亲这次也只说了一句“儿子,做对了”,这回,母亲嘴角上露出了笑容。“母亲1945年参加抗战,是个老党员,父亲自我7岁那年去世,是母亲将6个孩子抚养成人,在我们家,‘听党话跟党走,不要被群众看笑话’是母亲教育我们的家训,践行党员的使命是母亲一辈子的信条。”王速成说。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红色家庭基因,王速成决定将自己的家庭故事、将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用红色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家教、家风对一个人影响深远。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分享我的家庭故事。我家的红色家风家训是:讲传统、讲英雄、讲革命、讲人生……”3月28日,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的红色讲堂里,百余位听众端坐在教室里,听王速成老人讲自己的红色家风故事,最小的听众只有五岁。

  无论是在社区组织的党课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上,还是与社区共建单位的共建活动中,都少不了王速成老人的身影,他带动社区内外党员、青年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共同回顾党的历史、讲述红色家风故事。协助成立社区“红色驿站”,利用这种身边的、开放式的组织生活基地,通过讲述朴实、真实的红色故事,增强党员党性教育,使每名党员都能在实施“红色堡垒工程”活动中,提高党员纯洁性,凝聚党员共识。“我总是想多讲一点,让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勿忘历史。”王速成说。

    言传身教“最美妈妈”传播好家风

  她风风火火的性格和孩子们最合得来,孩子们都喊她“漂亮奶奶”。3年来,她坚持为孩子们义务教授戏曲知识和技艺,每周一、五下午4点以后为孩子们讲授京剧和地方戏曲知识是她在社区“课程表”上的教课任务之一。戏曲是她的兴趣爱好,可她更喜欢把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她常说:“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流传下来的文化,不能说丢就丢了,我觉得自己有义务,让下一代人学好了、学明白了。”她就是舜华社区“最美妈妈”臧倩。

  臧倩居住于舜耕街道舜华社区太阳树小区,她的家庭民主平等、夫妻和睦;她的家庭教子有方;她热心公益、邻里和睦,她保护环境。在关心、爱护、教育社区青少年方面,她倾注真情,奉献丹心。

  臧倩格外重视对女儿的培养,她深知,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教育者。她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诚实、善良、正直、勤劳、助人,给孩子营造宽容宽松交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在她的培养下,女儿叶颂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广州南方航空公司,目前已经升职为乘务长,并光荣地参与中国维和部队非洲护送任务,为祖国争光。

  不仅如此,臧倩在教育女儿成才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的家风家训传播出去。在她的倡导和组织下,组建了社区“四点半课堂”孝德工程骨干队伍,在大家的合力之下,编写了“孝”本故事集、孝道题材戏曲,在“四点半课堂”布置“亲情作业”,形成开篇学孝、抬头见孝、生活行孝的教育氛围。在社区组织举办“我行我孝”演讲比赛、孝文化摄影展、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孝文化活动,以此让孩子们乃至社区居民真正知孝、懂孝、行孝,在社区广泛传播好家风家训。

  在臧倩的倡议下,建设了社区四德文化广场,广场内先后设置了“德育文化”警句格言、“二十四孝”“德育文化长廊”“百孝石”“弟子规”“劝孝歌”“四德榜”等内容。利用这一优势资源,臧倩经常带领孩子们在广场上学习这些感人至深的劝德故事,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孝德文化。

  臧倩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她成为舜华社区“五老”关爱团成员以来,充分发挥她的兴趣特长,怀着满腔热情,为社区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她在社区认领了传统文化传承——戏曲教育项目,并且设计了3年的教育大纲和课程表。每周一、周五16点至18点定时开课,3年来从未间断。同时,她自愿担当孩子们的“代理家长”,在她这里报名学习戏曲的学生是越来越多。教过的学生们一茬接一茬,常年不衰,成了社区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品牌。

  多年来,臧倩还一直热心社区建设,成为社区家庭团结和睦,邻里相互帮助、和谐团结的模范榜样。“和美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谦让,和谐社区,尽我所能以家庭和谐促社区和谐,以社区和谐促社会和谐。”这是臧倩的人生感悟,她总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到团结和睦的积极作用。家人团结和睦,邻里相助和谐,多年来一如既往,其乐融融,是名副其实的文明之家。在家里,她发挥着好妻子、好妈妈的角色,创造了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家庭生活提高了质量,为和谐社会注入了基本因子,也成为构建社区团结和睦的一份力量。在小区里,她善待邻里,相互关心和帮助,并引导邻居谦和互让,勿弄是非。真心待人是臧倩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

    霞照满天“年轻老人”成为社区人才

  “舜华社区位于千佛山脚下,环境优美,因此吸引了很多退休老人来此居住,而空巢老人就有400余位,他们的子女大多数都在外地生活,对‘养儿防老’这个话题,他们曾一度很无奈。”舜华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潇说,“因此我们想到了邻里互助这个解决办法。社区引导居民成立了‘邻里帮帮团’‘益家人’巾帼志愿服务队,并正式启动社区‘公益银行’,落实志愿者积分兑换,激励了300多名有余力、有热情的‘年轻老人’自愿承担起照料同楼宇高龄、不便出门老人的义务。邻里互助在社区蔚然成风。”

  舜华社区重华苑小区居民于开慧老人因照顾常年卧床82岁的老伴儿于书成,长期无法出门,深感疲惫,住在同楼的万艺玲、李玉芝等人便主动承担起帮扶义务。72岁的独居老干部冯佩玲说:“自从社区有了居家养老,生活规律了,来中心锻炼身体,打打牌,和老姐们儿拉拉家常,中午也能吃上营养可口的饭菜了,生活过得很充实。”

  “本来是一群老头、老太太自娱自乐的娱乐小队,经过社区党委大力引导、资源整合、专业培育,我们社团从纯娱乐转变成公益组织,吸引了更多人来参加,在为其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还能参加‘公益银行’积分,这比跳舞、打牌有意义多了。”“邻里帮帮团”负责人李慧春说道。

  除了服务空巢老人外,这些“年轻老人”还成为了“店小二”。舜华结合社区建设“大商圈共同体”的目标,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通过“菜单式”项目化运作服务,与共建单位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离退休党支部协商,由其认领“店小二”项目,为辖区商圈企业做好、做实服务。经过调研,张潇了解到辖区离退休老干部孙余银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她多次上门与孙余银老人恳谈,向其解释社区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和设想。孙余银听明白后,特别激动,他说,自己退休后除了带带孙子,到家门口活动活动筋骨外还真不知道干点啥好,这事有干头。

  于是,社区就有了固定的“企业咨询岗”,也有了专业的“店小二”。每天固定的一小时咨询服务,却给辖区企业、创业人员带来了巨大便利,“真便利啊,不用跑远了,在家门口就能弄清楚开办企业的手续,而且,孙老师还给我介绍了很多创业的优惠政策。”刚刚创业,开办了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的十三区居民刘玉杰说道。社区牵头搭台,老干部唱戏,志愿服务活动就这么有声有色的在社区内广泛开展。在关心下一代方面,社区的这些老年志愿者也成为了主力军的角色。

  老干部李衍铮从单位退休后,为了消磨时间,他开始钻研自己喜爱的书法绘画,有时候一个人在家里闷头画上一天,看着自己的作品越来越成熟,他却没有多高兴。后来有一天,他把作品拍照传到重华苑网格交流群里,舜华社区的网格员却联系他了,邀请他成为社区寒暑期国学营项目的一员,希望他认领书画课,为孩子们教授国画和书法。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三个寒暑期,他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开心,开心了身体就好。原来胸口的闷气渐渐消失了。”李衍铮开心地说道。

  老书画家孙兆水,头发稀疏花白,精神头儿却十足。为孩子们教授国画要领,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提醒蘸墨的饱和度,看着一幅幅成型的作品,老人的笑容更深了。像这样的义务授课,他已经走过十个年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了。

  社区老党员、戏曲爱好者于淑澄,社区老党员、剪纸艺术家李清芬等二十名“五老”,他们发挥余热,在引导和教育社区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十分重视培育和建立‘五老’队伍,积极发掘‘专业人才’,打造‘隔代亲’社区加油站服务品牌,制定长效服务机制,设计安排‘课程表’,为孩子提供课外照料托管、文艺指导、红色文化宣讲、传统文化传承等服务。”张潇说,“同时,我们制定激励措施,定期将‘五老’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通报,评选‘十佳五老志愿者’‘五老之星’‘最美志愿者’,及时组织为‘五老’培训‘充电’,并且不忘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他们,让更多的‘人才’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让他们‘桑榆’虽‘晚’,却能霞照满天。(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 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