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章丘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文化社区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黄河街道幸福河社区以“场景化、生活化、便利化”展示黄河文化,推进文化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美化、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场景化阐释文化社区理念
建设地标性建筑黄河广场。以“大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和“小黄河”文化(黄河街道文化)为主题,通过各种特色铺装,展现黄河文化的崭新内涵,让搬迁的滩区人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读得懂家园。广场总体布局为“一轴四区”:“一轴”由北到南,依次为北入口、黄河水系缩影、“九曲黄河”铺装、黄河文化长廊,“四区”为入口形象区、集会活动区、休闲纳凉区和文化展示区。中间设有“九曲黄河”LOGO特色铺装,以浅灰色洗米石作图案背景,橙色到绿色渐变色洗米石做图案填充,俯看宛若巨龙欲飞,尽显黄河生态之美和磅礴之势,“美丽黄河,幸福家园”的红色印章画龙点睛的体现出了黄河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奋进姿态。
打造黄河文化乡村纪念馆。整个乡村记忆馆按照黄河的“几”字形布局开布,采取图文并茂与实物展示的方式,全方位的介绍了黄河文化传承、非遗保护和滩区居民的生活。《大河奔流》《治河大业》《幸福黄河》三个组成部分,详细介绍了黄河的地理人文,治理黄河的历史伟业和滩区大搬迁的整个过程,真实再现劳动人民与黄河的抗争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黄河由“害河”改造成“造福群众的幸福河”的恢宏历程。黄河乡村记忆馆里还收藏了大量群众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其中不乏濒临绝迹的水车、木轮马车、锡匠工具箱等珍贵展品,其中一套1947年晋察冀边区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尤为珍贵。乡村记忆馆让社区居民看到原先艰难生活的场景,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
举办黄河特色西瓜节会。籽如宝石瓤如蜜,黄河西瓜甜到皮。黄河街道锚定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目标,聚焦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优势西甜瓜产业,逐步探索出观光采摘、智慧农业、创意文化、乡村旅游等发展新路径。每到四月瓜果飘香的时节,黄河街道积极广邀各界亲朋在幸福河社区隆重举办黄河西瓜节会,在节会上推介各类农特产品,开展西甜瓜交易流通和品牌化推广市场产业链项目揭牌、成立农业产业联盟等农文旅项目合作签约活动,从产业技术服务到产品销售服务,全方位培育乡土经济,助推黄河西瓜产业腾飞,打响擦亮“黄河文化品牌”,让黄河西瓜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瓜”,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力。同时,依托鲁汇佳、心正两大龙头企业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园,讲述着更加动听的新时代黄河故事,为打造沿黄特色种销游三产融合示范带奠定基础。
嵌入式打造文化社区场域
黄河街道充分运用社区现有建筑,嵌入式打造文化社区场域,让文化社区建设“有依托”,将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功能充分整合,让社区居民既能生活在宜居环境又能够接受便利服务。其中,党群服务中心配套了为民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员活动室、人民调解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书画手工创作室、四点半课堂、舞蹈排练室、市民大讲堂、乡村记忆馆等11个功能室,是一处集文明实践活动、社区群众服务和黄河文化宣传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馆。在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爱心之家、方桌会、村村宣讲、红歌村村唱、孝行天下、大爱黄河、暑期希望学堂、复兴少年宫、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司法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群众愿意来、来了有事干、来了还想来。
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现有养老床位200张,内部环境优美、布局科学、配套设施齐全,设有综合服务台、多功能厅、康复训练室、医疗保健室、心理疏导室、技能培训室、洗浴室、洗涤房、理发室、棋牌室、阅览室、娱乐室、社区大食堂、餐厅等功能室,为老人提供吃住、医疗、康复、护理、培训、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心老年人及社区内的老年人,黄河街道幸福河社区引进了社区大食堂。社区大食堂可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和周到服务,在重要节假日或特殊活动期间,餐厅还会推出许多优惠活动和特色菜品,让老年人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美食。社区大食堂不仅限于“食”,在正常就餐时间外它还将“化身”开展政策宣讲、协商议事等阵地,开展日常反诈宣传、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一个场所多种功能,更加深度融入社区治理,让“小食堂”发挥“大能量”。
便利化提供社区文化供给
黄河街道充分运用各文化场域开展各类活动,让文化社区建设“有活力”。链接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大食堂、兴河上河综合体、社区便民市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黄河广场等,打造便民、利民十五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聚焦群众差异化需求,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及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定期举办“黄河西瓜节”、“和美孝善文化节”、“聚在金秋 黄河乡情”、“律动黄河 情系你我”、“浓浓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丹墨飘香”书画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不断地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社区文明实践站成立书法、绘画、舞蹈、戏曲等多个活动小组,鼓励居民广泛参与,展现个人才艺,增进邻里间的友谊与合作。特别在寒暑假,组织“希望学堂”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孩子接受红色教育、开展书香阅读、学习生活技能,让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同时,社区还利用节假日和特殊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庆祝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他们不仅参与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执行,还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通过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文化社区建设让社区居民更好了解社区文化主题“黄河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力在文化社区建设中得到增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在活动中明显提升,社区整体面貌不断改善,文化社区建设处处呈现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