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今年来,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济南市天桥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准定位,探索创新“小银幕、小村规、小典型、小集市”等“四小”载体,将移风易俗由“枯燥说教”变为“生动演绎”,用“共情”触动群众“共鸣”,让新时代文明之风浸润群众心田。
小银幕、大舞台,“移风易俗+送电影”
“咱们要做移风易俗的推动者,培养文明家风,红白事不要大操大办,拒绝铺张浪费,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文明、节约的好榜样”,9月6日,在天桥区桑梓店街道怀庄村文明实践站,村民王大爷观看移风易俗主题公益电影《这不是买卖》后说道。
一个放映员、一个投影仪,光影流转间映出了村民们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夜景图。《这不是买卖》《可可小爱之绿水青山共享共建》.....一部部移风易俗主题电影走进了天桥区唯一的涉农区域桑梓店街道辖区村居。夜幕降临,耿家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吃过晚饭的村民们相约来到文化广场,围坐在银幕前,共同感受“家门口”的“文明风”与“烟火气”。
以“新时代新生活新农村”公益电影主题放映活动为抓手,天桥区创新实施“移风易俗+送电影”形式,优选移风易俗、美德健康主题公益电影片目,在乡村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行放映。观影之余,通过发放倡议书、现场互动讲解等多元化宣传方式,向村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知识,引导群众抵制陈规陋习,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截至目前,放映移风易俗主题公益电影50余场次。
小村规、大治理,“阳光议事+移风易俗”
把村规民约这个“小宪法”立起来,强起来,推动群众自我管理。“通知:定于今晚7:30在村委会召开村民会议,讨论移风易俗有关事项,请所有党员、群众代表和小组长们按时参加。”姚吕村党支部书记吕宝亭在村民微信群里发了一条通知。当天晚上,姚吕村村委会里,村民们各抒所见。经大家热烈讨论,一致同意将红白事操办流程、办事标准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并修改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
“健全完善婚丧事办理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公示工作流程,事主事前及时向红白理事会报备,红白理事会向事主提出明确要求,签订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承诺书,事中到场指导,事后备案公示。同时,红白理事会的理事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推举村里组织能力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为理事.......”姚吕村红白理事会章程中写到。
以“群众自治”为抓手,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鼓励广大群众从“台下看戏”到“台上唱戏”,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目前,全区48个村均将移风易俗列入村规民约,修改完善红白理事会活动章程。红白理事会每月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为每月办红白事的村民“算账”,交流讨论理清花费账单,对比评出办事开支最少的家庭,在文明家庭评比中加分,真正实现了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文明健康、勤俭节约、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进一步深入人心。
小典型、大能量,“典型引领+移风易俗”
“什么是移风易俗?开展移风易俗,我们村民应该怎么做?”“移风易俗的实质就是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包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厚养薄葬……”“天桥好人”李永然在移风易俗宣讲中说到。
发挥“道德模范”“天桥好人”“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利用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文化广场、农村庭院、农家书屋等阵地,组织“先进典型”讲述自身对移风易俗的看法和做法,走出“小家”服务“大家”,引导村民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第六届济南市道德模范韩长翠讲述自己响应国家号召厚养薄葬的心路历程,改变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旧习俗;耿家村“最美家庭”的王大妈讲述了自己近年来从一名每天研究八字手相的老太太,转变成为每天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热心人的故事,教育大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截至目前,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共选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20余人,好媳妇、好婆婆420余人,开展各类乡风文明宣讲210余场,受众3000人次,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500余份。
小集市、大文明,“黄河大集+移风易俗”
“过去总觉得婚礼办小了没面子,但是办大了对家庭负担又太大。咱们的观念得变一变了,得自觉抵制陈规陋俗,把钱花在刀刃上”,“黄河大集”赶集群众感慨说到。
农历每月逢1号、6号是天桥区桑梓店街道的传统集市“黄河大集”。在赶集日,一场“践行村规民约·共建文明乡村”的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场面红红火火。活动现场,志愿者向赶集群众、摆摊商贩和路边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将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逐一说明,呼吁大家拒绝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倡导“零彩礼”“低彩礼”,通俗易懂的宣讲方式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天桥区充分利用“黄河大集”赶集日人流量较多的有利时机,创新推出“黄河大集+移风易俗”,把宣传宣讲与唠嗑拉家常融为一体,用鲜活的事例来感染群众,把单一式“说教”变为有趣的“唠嗑”,让移风易俗宣讲参与到每一个赶集日当中。
如今,移风易俗犹如阵阵清风,吹入天桥农村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最鲜亮的底色。“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移风易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并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驰而不息抓好落实。下一步,天桥将久久为功,让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劲风正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