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雅鹿山,八宝凤凰城”。嬴城故里,雅鹿山下,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城西法庭所处的位置,正好见证了莱芜老城区的发展与变迁。在与群众生活一路紧密同行的岁月中,为了守护和谐小家、文明大家,城西法庭也在努力发展着自身对于家事类案件的审调能力。
2024年,城西法庭共审结民事案件1475件,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类家事案件占比近1/5。由此可见,那些难断的家务事,恰恰是群众的心头上最重要的事之一。该法庭被评为济南市优秀人民法庭。

善意审调破心结 一站式解纷暖民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西法庭辖区内不少区域拆迁改造,这原本是件好事,但安置房分配、拆迁款分割却也引起了一些纷争。摆在法官面前的,往往不止是单一的法律问题、计算公式,更是最难解的“亲情结”。

2023年11月,一对继父子的遗产继承纠纷在城西法庭第二次开庭。
二十年前,老王与离异的老任组建了新的家庭,共同抚养老任之子小任。老任去世后,留下的两套拆迁安置房却成了继父子对簿公堂的导火索。
承办法官赵兴剑接手后立刻发现,事情来龙去脉并不复杂,棘手的是缠绕在法律关系里的旧心结。老王上了年纪又患病,指责小任不尽孝心,还侵占自己的楼房。小任则控诉老王对自己没有尽到抚养义务,还霸占了母亲的遗产。双方各说各的理,各有各的委屈,矛盾来回拉扯。另外,诉争房产系旧村改造所建,没有产权证书,所有权认定困难。
“一纸判决虽易,但亲情断裂难续。”承办法官赵兴剑清楚,若机械适用法律,可能引发赡养、侵权等多起衍生案件。他决定要尽可能从化解心结入手,将两方矛盾在本案中一次性解决。
“老王与你母亲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在你成家立业后,主要是老王陪你母亲共同生活,他们的多年感情是不容置疑的。从法律上讲,老王对你母亲的遗产享有继承权。从亲情上讲,你也应当考虑老王作为你的继父,作为你母亲的伴侣应当分得相应财产。如果你母亲在世,你与老王闹得不可开交,她会怎么想?”
“您现在身体欠妥,若持续僵持,身心俱疲是否值得?”
分头劝解,从“情”切入,摆事实讲道理,双方最终放下心结,达成调解:小任支付老王部分款项,房屋归其所有。
赵兴剑表示,“家事审判不能止步于‘断案’,更要修复关系、传递温情。”像这样为了最大可能降低对双方伤害,下大力气一遍遍调解说和的案子他办了很多,他常常调侃自己既是法官也是心理治疗师。在与当事人对话时,他总是遗憾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或许正是这口乡音中的真诚与专业,以及接地气、冒热气的调解方式,才得以抚平了那些亲密关系中的“毛刺”。
城西法庭注重察觉案情之下隐藏的深层次矛盾,坚持善意审调,以调促和,通过“心理疏导+法律释明+亲情唤醒”三步调解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从而减少衍生案件、节约司法资源。
离婚纠纷“双解法”:破误解 筑理解
在家事纠纷中,最常见的还是离婚纠纷。2024年,城西法庭审结179件离婚纠纷案件,其中经过做工作,调解82件、撤诉36件,调撤数量占比66%。这个数据离不开“审判团队主导,调解员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解纷机制。

诉至法院的离婚案件,当事人之间往往都心怀“怨怼”,沟通“停摆”。此时,作为调和双方利益的居中者,消除“对抗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解和耐心。
对此,驻庭调解员马婕对此深有体会。
2024年的年底,她接手了一起“拉锯战”式离婚案,从互相指责僵持不下,到体面分手好聚好散,十三通电话的耐心劝解,才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扩大化。期间,涉及彩礼返还部分的协商时,马婕调解员及时请教法官,双方默契配合向当事人释法明理,最终达成的调解方案双方都很满意。
延伸审判职能 发挥法治动能
妇女儿童权益关乎家庭文明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未来发展。家事审判中,妇女儿童的权益的保障需要重视。
2024年3月6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济南市司法助力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城西法庭也及时作出响应,除了依托“法治副校长”“法庭开放日”等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活动,还借婚姻家庭纠纷联防联调合作机制平台,积极强化源头防范,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更多法治动能。

2025年4月8日,赵兴剑法官到莱芜区婚姻辅导中心,采取“法律条款+典型案例+调解技巧”三维授课模式,为妇联工作人员及辅导中心志愿者、调解员作专题授课。此次培训,聚焦各类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问题,深入浅出讲解了离婚的法定条件、抚养费计算方式、财产分割比例、面对家庭暴力如何保留证据等现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参训人员奉上了一个干货满满的“法治工具包”。
织密多元共治“解纷网” 绘就司法为民好“枫”景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城西法庭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城西法庭凤城街道诉讼服务室,由赵雪静法官带领团队每周到街道与工作人员对接,通过定期“坐诊” 的服务方式,为基层调解员提供专业化指导,解答来访群众提出的司法疑难问题,现场调解矛盾纠纷,实现各级调解力量的有机衔接,将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诉讼服务室+调解室+审判庭”一站式推进,畅通解忧止纷快车道。
诉讼服务室的设立,加强了城西法庭与街道社区的联系,助力基层工作人员前沿化解矛盾,审调共治齐发力。

为培养更多基层治理能手,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汇聚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城西法庭常态化为辖区各社区、村居开展普法宣传,为人民调解员业务知识作专题培训,旨在提高社区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准,及时有效干预、化解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打通纠纷调解中的堵点和难点。
城西法庭庭长李海运表示,下一步城西法庭将立足单位实际,继续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提供法治培训、巡回审判、联合调解等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司法需求,绘就新时代人民法庭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