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闪闪的红星》《地球的红飘带》《红岩》《长征的故事》《小英雄雨来》……最近几天,济南市白马山小学学生们的阅读书单上多了不少“红色书籍”,为了让党史故事“活”起来,学校精心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红色书单”,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共读“小红书”,让学生们在多种体验中学习、了解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
这只是白马山小学开展党建带队建活动,引领少先队员们听党话、跟党走、学先锋、做先锋,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缩影。
白马山小学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至善”文化育人为目标,以“党旗辉映队旗红至善润泽白马情”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引领广大少先队员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让“至善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在白马山小学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以文化育人为引领“至善”成为学生成长内在基因
走进济南市白马山小学,一棵高大的柳树首先映入记者眼帘,这棵与学校同龄的旱柳已经默默陪伴学校走过了67年的风雨历程。现如今,“旱柳美”正逐步成为白马山小学的校园文化“新地标”。
与学生们交流,他们会告诉你,如今的白马山小学里一共有“三宝”,除了旱柳美之外,还有课程靓、书迷多。
这一切还要从学校的“至善”文化育人体系谈起。
近年来,在“厚德笃学、身心康健”育人目标引领下,白马山小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至善”育人特色,通过构建至善课程群,积极营造文化充盈、格局大气、师生向善的校园文化,锐意培养“心存善,行致远”的白马学子。
现如今,在“至善至美”的白马校园之中,学校德育课程渐成特色、体育项目频出成绩、美育社团日显才华、劳动教育多有收获。学校通过丰富的课程与活动,引领学生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将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生在白马山山体公园为少先队员上队课。
“少先队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少先队的组织建在学校、少先队员的日常学习在学校。少先队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校情相结合、与学校文化相融合、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才能有动力与源泉,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校长陈生告诉记者,学校的至善课程体系由明德课程、求真课程和行远课程三大课程群组成,少先队工作则是德育课程明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少先队工作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板块,与学校至善教育办学特色相融合,使少先队工作成为学校“至善”文化育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在白马山教育人眼中,少先队工作不仅仅是大队辅导员一个人的工作,更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学校将少先队工作作为学校党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支部每学期召开少先队专题研究会,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共同学习关于少先队的文件精神。同时,将学校党建工作与少先队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
“在开展少先队工作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特别幸福,因为我身边有一群‘帮手’。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一位党员教师既是学科教师,同时也是思政教师和少先队员的‘成长导师’。”学校大队辅导员张庆贺告诉记者,学校的每一个中队都有一名“党员辅导员”,每一位党员都要为学生上队课活动,在队课上为学生们讲党史、讲党的伟大成就、讲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同时,参与一年级的队前教育,让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以活动育人为抓手 红色成为学生不变的人生“底色”
谁是身边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小学生而言,共产党员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形象,他们心中的党员都是伟大的,其实许多普通的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是身边的榜样。
为此,白马山小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我和党员交朋友”活动,学生们走近身边优秀党员,了解他们的优秀事迹,听他们讲自己的入党故事,并以身边党员为榜样激励自己。
活动中,队员们寻访的对象有警察、工人、医务工作者、曾在抗疫一线志愿服务的叔叔阿姨、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有的少先队员结交的党员朋友是自己的姥爷,他是一位村支书,带领村民挖水渠、修路,共同脱贫致富;有的少先队员结交的党员朋友是自己的爸爸,在汶川地震时,哪怕是余震不断,他仍然开着救护车运送伤员……
身边党员的优秀事迹,让共产党员的形象在少先队员的心中越来越清晰,童心向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少先队员们在感慨“党员就是身边的先锋榜样”的同时,更让入党也成为了自己的成长目标。
学校党员教师也专门为少先队员录制视频《小白马们,请听他们为什么入党》。党员教师李凤梅说:身边的党员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想提高自己,为党育人;党员教师张博说:在部队时,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能够保家卫国……在党员教师朴实的话语中,学生们感受到的是党员满满的初心与信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实现学校“至善”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在建党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专门发起“打卡济南红色地图”活动,引导少先队员走出校园,在红色教育阵地中汲取成长的正能量。各中队走进济南解放阁、济南战役纪念馆、奎虚书藏等红色教育阵地,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

学校开展寻访党员先锋榜样,学习“远望精神”活动。
“学校还开展了争创英雄中队活动,聘请优秀党员为校外辅导员,‘远望中队’以学习海军‘远望精神’为目标,在人民海军70年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向海图强的优良品质。”陈生告诉记者,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增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值得追求的最美好社会形态的价值认同,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地埋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种子,“红色”成为每一位白马人的人生“底色”。
以环境育人为载体 爱国成为陪伴学生一生的“信仰”
4月27日早上7:50,学生们正陆续走进校园,此时学校的广播里如约传来国歌声,伴随着国歌声,护旗手们将国旗缓缓升起。记者看到,正在入学的学生纷纷停下脚步立正敬礼,直到国歌播放完毕。
朝阳下,小学生们神情肃穆,那一刻,还有些喧闹的学校门口顿时安静了。这一幕也让过往的路人感动,有市民感叹:“看到孩子们这么爱国,真让人欣慰!”
“孩子们对国歌的认知和发自内心的尊重,让我很感动。孩子们的行为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在孩子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在国歌声响起时,也同孩子一起向国旗方向行注目礼。”刚送完孩子的家长宋女士告诉记者,她很欣慰地看到爱国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
“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点滴小事做起,除节假日外,每天的升旗和降旗仪式已然成为学校的传统。”陈生介绍,只要国歌声响起,学生们无论是在干什么都会肃立敬礼,这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却拥有满满的仪式感,将爱国主义教育细化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在学生心间落地生根。
拥有满满仪式感的还有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上,“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少先队员们会用呼号向祖国承诺,承诺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学校还会组织所有党员、团员、少先队员面向全体师生讲微党课,让每位师生都能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作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领头人,最近,张庆贺拥有了自己的大本营——“童心逐梦”红色教育阵地。

学校开展争创英雄中队活动。
“‘童心逐梦’红色教育阵地是学校今年精心打造的少先队活动主阵地,这里不仅仅是学校少先队活动室,更让传承红色基因有了更生动活泼的实践方式,与正在建设中的校史馆遥相呼应,大大提升了学校少先队活动阵地的育人功能。”张庆贺告诉记者,新阵地的投入使用增强了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和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促进了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一个个品牌活动激活了队员们的成长内动力,队员们在传承美德、美言、美行中,争做向上向善的白马少年,成长越来越丰满,‘传承红色基因,立志做好接班人’成为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行动指南。”
“少先队是党联系广大少年儿童的桥梁纽带,学校通过党建带队建工作,把党的关心、关爱传播到少先队员中间去,把党的意志要求,以儿童化的方式传播到少先队员中间去。”陈生告诉记者,学校党支部和少工委通过构建党团队建设相衔接、传承红色基因的全链条,让新时代少先队真正成为培养“红孩子”的红色摇篮,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真正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成为学校铸魂育人的核心内容。(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