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这是济南
发表时间::2023-09-15 09:10:00来源:济南文明网

  文/王金 刘霖

  如果你常刷微博就会发现,济南同城榜常被美丽乡村蝶变的话题霸占。有的是山清水秀的乡村风貌,有的是村美人和共富的景象,有的是青年才俊回乡创业的佳话……

济南黄河大桥俯瞰图

  有一条高赞留言这样说:“今天的乡村,不仅能闻到课本里所描绘的‘泥土的芬芳’,还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是繁忙生活之外让人心神宁静的地方。”

  一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击中了无数人心中柔软的一角。

  而这背后,则是近年来,济南乡村振兴建设的成色和底气,是人们常常感叹的诸多“想不到”。

  想不到的乡村之美

  山水潺潺、果树飘香、蓊蓊郁郁的大山环绕着村庄,不时传来游客的欢笑声……今年夏天,济南历城区港沟街道的芦南村“出圈”走红,研学爆火、民宿饱和,来体验的游客一波接一波。

  说起芦南村,去过的人都忍不住向身边的亲朋安利:置身绿水青山中,清晨被啾啾鸟鸣声叫醒,晚上看漫天星辰,仿佛重回小时候的夏日夜晚,身心特别放松,绝对不虚此行。

历城区芦南村牡丹花海

  而这不过是济南美丽乡村的冰山一角。

  像芦南村一样的“网红打卡地”,放眼济南,并不少见。

  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临街院墙上彩绘精美,一座座民宿精致古朴,巍峨连绵的群山不乏诗情画意;章丘区文祖街道水河村,白墙青瓦、天蓝地绿,潺潺流淌的景观河与假山喷泉相映成趣;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小寨村,更是被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田畴沃野尽丰景。赶上周末节假日,邀上三五好友,到济南周边各村镇走一走、逛一逛,一幅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画卷尽显眼前。乡村之美,定会让你收获满满的惊喜与惊艳。

  想不到的产业之荣

  美起来的乡村,当然也要富起来。而要想富,就离不开产业的助力。只有丰沃的产业土壤,才能结出繁茂的发展成果。

  产业兴村的实例,在济南,更是层出不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个地方都因地制宜,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路上不断探索。

  芦南村抓住产业兴村的“金钥匙”,在当地种植山楂的基础上,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开发“楂啤”“芦南的山楂(气泡饮)”等产品,把“小山楂”做成“大产业”,实现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的转变。

济阳区黄瓜产业剪影

  作为“中国黄瓜之乡”,济阳区曲堤街道围绕黄瓜这一特色农产品做出了大文章。聚焦增加黄瓜附加值,推动黄瓜食品、果汁、美容产品等功能性产品研发生产,着力拉长黄瓜产业链条,培育了育苗企业30余家,食品加工类企业2家。目前,曲堤黄瓜市场日交易量最高达200万斤,年交易量达10.5亿斤,交易额超过15亿元。

  玫瑰是平阴县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平阴县玫瑰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玫瑰加工企业74家。“平阴玫瑰”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达248亿元,连续两年晋级区域品牌全国百强。

  一个个高产值的产业,已悄然给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想不到的科技之力

  曾经有人说,5G农机、物联网、AI等数字技术正成为农村的新家当。放眼济南,看看今天老百姓劳作的场景,就会发现,此话确实不假。

  历城区彩石街道玉河泉村,金耳种植车间里用上了“黑科技”,通过手机来操作物联网控制系统,智能感知环境和气象数据,自动调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元素,既不用人工值守,也不受外界恶劣天气影响。

历城区荷花路麦田画

  在历城区荷花路街道,稻田里也安装了小型气象站、虫情测报仪、太阳能杀虫灯等智能设备,不仅能精准测报病虫害,还实现了大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一改过去的“靠天吃饭”为现在的“知天而作”。

  钢城区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的大数据中心,运用智慧物联、云平台串联园区一二三产业发展,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实现了莱芜三黑、丹参等全产业链的监控管理,让过程可感、环节可控、源头可溯、风险可警,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全程陪伴式信息保障服务,为钢城区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五化同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产业的振兴,吸引着各方人才归来。网络平台热搜榜上,不管是本地人才回流,还是外地能人前来创业,在济南,这样的故事隔三差五就会爆火一个。有人靠着直播带火一方特产,有人凭着一身技术帮助一方百姓。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想不到的科技之力,带来意料之中的人才之兴,而人才之兴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共同擘画着乡村美好画卷。

  想不到的文化之兴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或许,在你的印象里,乡村还与文化落后、贫瘠挂钩,但喜欢乡村旅游的人们已然惊喜地发现,淳朴浓厚的乡村文化,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其感染着人们的同时,也吸引着人们心向往之。

乡村足球精彩瞬间

  以章丘首届“村BA”为例。

  8月初,章丘首届“村BA”在官庄街道石匣村火热开赛。这场“村BA”“村味”十足。参赛球员中,既有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有闻声而来的学生,还有在外务工的村民,因此被称为带着露珠和泥土味的嘉年华,让宁静的小村庄,活力迸发、激情澎湃。于他们而言,一场“村BA”,挥汗“冲杀”,不仅仅是为村荣誉而战,更是对乡愁的一种寄托,映照的是乡土气息下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

  事实上,除赛事外,还有章丘铁匠习俗、章丘铁锅锻打技艺、章丘黑陶烧制技艺等23个非遗“大咖”齐聚石匣,攒伏羊、看比赛、赏美景、唱大戏,把“村BA”变成了一个文化“秀场”。

章丘文祖街道

  其实,乡村从来就不缺少文化。无论是红色文化还是非遗文化、民宿文化,在济南乡村里,都能寻找得到,并能亲身感受。

  你看,商河县贾庄镇孟庄铺村,孟子文化底蕴深厚,街头巷尾《孟子》语录随处可见,每家每户都张贴着家风家训,于潜移默化之中延续并传承着传统文化;章丘区文祖街道,依托“齐鲁古道·文旅走廊”建设重大机遇,整合各村优质资源,推出了“长城脚下有好戏”“非遗大赏”“乐享山水”“红色教育·农耕体验”四大旅游主题线路……

  这无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让人看到的是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新风貌,让人感受到的是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丽乡村星罗棋布、串珠成链,青山秀水高颜值,引得“凤凰归巢”新风扑面,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产业融合迎来高质量发展,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盛满了、端稳了……有实力有颜值有担当、有流量有密码也有目标,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济南版“富春山居图”跃然眼前。

  作为一项国之大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各个方面的振兴,需要久久为功。我们有幸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唯有实干方能笃行致远。(历城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原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