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庄美化 > 经验交流

市委宣传部长谭延伟:深耕文化田突出村庄美 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

发布时间:2015-06-24 10:42:0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使新农村“内外兼修”,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全省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都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当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宜居环境更加期待,热切期望自己的村庄能像城市一样干净整洁,自己的家人能生活在一个更加愉悦舒适的环境。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文明行动,把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美化等工作紧抓在手,结合基层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加大硬件投入,强化软件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乡村道德、公共服务、生态绿化、文化惠民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工作思路清晰有力。各县(市)区统筹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村庄美化各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精心制定方案,保障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章丘市的“六个一”工程、商河县的“一街两会三清四改五星”,思路清晰,针对性操作性强,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各级各部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从难点村和薄弱村抓起,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槐荫区、市中区的环境整治整体推进,长清区、平阴县的城乡环境集中整治,高新区的专业保洁公司托管,使农村环境显著改观。三是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四德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历城区的深耕“文化”、济阳县的殡葬改革、天桥区的特色村建设,以文化人、移风易俗,倡树了文明新风尚。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乡村文明行动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我市农村实际,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充分肯定我市乡村文明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进展不平衡,根据2014年底第3次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我市仍有3个县(区)没有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一些村庄垃圾堆仍然存在;二是标准不够高,已经通过认定的部分县(市)区,还没有完全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清运不及时;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等问题比较突出,反弹现象时有发生。在去年全省3次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抽查中,2月份我市排在第7名,7月份排在第5名,到12月份年终抽查时,又落到了第10名;多数县()区排名处在五六十位左右,有的县区甚至排到了100位以后,这与我们省会城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当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宜居环境更加期待,热切期望自己的村庄能像城市一样干净整洁,自己的家人能生活在一个更加愉悦舒适的环境。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里现在已经开始在我市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我市确定6月底前实现全覆盖,现在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市917个贫困村年底也要全面完成村庄美化工作任务,现在也仅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这对我们是严峻的考验。从我市首批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县(市)区分布情况来看,既有经济基础较好的,也有较差的,可见有些工作任务能不能完成,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认识到位不到位、想干不想干的问题。实践表明,哪个地方的思想认识到位,哪个地方的工作抓得紧,哪个地方的效果就好。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村庄美化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2015年实现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也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门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抓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在扩面提质、完善机制、常态长效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

  1、全面清理存量垃圾。从全省电话调查反馈的数据看,各县(市)区在垃圾及时清运和存量垃圾处理上,普遍失分较多,说明清理“三大堆”依然是首要问题;有的县(市)区之所以取得好成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彻底清理三大堆开始,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的显著变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目前,仍有部分农村村头、空地、房前屋后、沟塘等区域积存垃圾没有清理,已经清理的回潮现象比较严重。我们要深入开展农村积存垃圾集中整治,打一场歼灭战,彻底清理农村的存量垃圾,迅速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项工作要以县(市)区为主导,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清理出来的垃圾要转运到规范的垃圾场进行处理,清理后的区域要及时进行绿化、硬化,配套垃圾收集设施,避免回潮现象反复发生,彻底巩固整治效果。

  2、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建设是关键。在目前条件下,将农村收集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是最理想、最经济、最生态的处置方式。要适应农村生活垃圾量变化,科学确定垃圾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要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建设配置垃圾桶、垃圾收集车、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进一步提升垃圾收运和处理能力。要根据全托管、半托管或自我管理的不同模式,落实保洁人员,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搞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村庄美化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从我市情况看,绝大部分县(市)区有这样的实力和条件,要宁可少建一些其他工程,也要把钱投在农村、治理农村脏乱差上。要积极争取中央、省里资金支持,统筹安排乡村文明行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相关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偏远乡镇、财政困难乡镇的支持力度,在经费上予以一定倾斜。要鼓励农民通过筹资筹劳方式支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引导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通过城乡共建、村企结对、捐资捐助等方式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努力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4、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讲了很多年,抓了很多年,抓来抓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很重要的症结就在机制。机制问题解决好了,环境治理就能常态化、长效化。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基础上,制定乡村环卫规范标准,完善环卫保洁、垃圾收运作业管理制度,加强乡村环卫设施维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正常运转。要继续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探索实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成立专业环卫公司等形式,推进农村环卫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不强求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只要是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实际的,能够管用有效、长期坚持的,就是好办法、好模式、好机制。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村庄美化工作

  推进村庄美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突出统筹规划,强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实现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

  1、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今年全省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软件硬件一起抓,大力推进乡风民风建设。省有关部门正研究印发推进移风易俗的意见,我市将根据省里部署,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下决心解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陋习。要组织利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发挥好道德讲堂作用,开展社会诚信教育、“四德”和移风易俗等评议活动,倡树“厚养薄葬短丧”的文明新风。要突出孝敬、节俭、诚信三个重点,开展孝老爱亲、村风村训、家风家训征集传承活动。要用好用活善行义举“四德榜”,使善行义举“四德榜”真正成为引领农村文明风尚的荣辱榜。要广泛开展“新农村新女性新生活”培训,教育引导农村妇女自觉参与乡村文明行动。要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工作,在重要场所、节点,利用户外公益广告牌、路名牌、宣传栏、文化墙等多种形式,设置“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推动农村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2、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继续开展市级文明生态村、乡村文明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以改善农村环境、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重点,组织文明单位村庄开展城乡共建,以城带乡推动农村建设和发展。要充分发挥身边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继续抓好星级文明户创建,每年力争5%以上农户达到星级文明户标准。要及时启动“文明集市”创建活动,按照设施完善、环境整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文明服务的标准,推动各县(市)区每年建成2-3个文明示范集市。

  3、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统筹提升村居社区、乡镇文化站、文化长廊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宣传栏等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资源,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体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坚持建设、使用和管理并重,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文化设施的教育和服务效能。要结合这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对农村沿街建筑外立面进行合理美化。要充分发挥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使群众锻炼有去处,娱乐有场所,求知有阵地,教育有活动。要组织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电影放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对农村图书、音像经营及各种娱乐场所依法规范管理,进一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

  四、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确保乡村文明行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推进力度要再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部门协调、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协调推进的力度,各级文明委和美丽乡村建设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调度、督导检查、考核认定等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发现问题不足,指导推动面上工作;各县(市)区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主管部门发挥牵头作用,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同向同力,形成“统起来抓、分开来做”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完善督促检查机制、表彰激励机制,推动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文明创建的倍增效应。

  2、工作任务要再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村庄美化工作,有目标进度,有标准要求,都是实打实的“硬杠杠”。各县(市)区要一一对照,工作重点、问题难点、时间节点,都要梳理清楚,逐一研究措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未通过的3个县(区)不能拖全市的后腿,要分析差距和短板在哪里?根本问题在哪里?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研究措施,推进工作;已通过全覆盖认定的县(市)区,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综合验收也会抽查到,在确保全覆盖基础上,重点抓好环卫一体化巩固提升工作。村庄美化工作重点要在软硬件“六个一”上下功夫,硬件“六个一”主要包括文明一条街、四德榜、文体活动场所、农家书屋、宣传栏、文化墙,软件“六个一”主要包括规划制度、自治组织、移风易俗、评选活动、文化活动、创建活动等。市里将通过查看现场、电话调查、第三方巡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工作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定期考核,定期通报,推进镇村按时完成任务。

  3、舆论氛围要再浓厚。农民群众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村庄美化的受益主体,也是参与主体。要通过宣传栏、文化墙、文化活动、村民议事等形式,大力倡导“自己家园自己建”观念,强化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建设干净整洁的新农村新家园。市属新闻媒体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深入报道、追踪报道,既要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推广好的典型,又要对一些工作不力、进展迟缓、群众意见大的进行公开曝光,形成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村庄美化工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盼。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根据济南市宣传部长谭延伟在6月19日全市乡村文明行动暨村庄美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杨 金增11

中国文明网联盟


山东省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协办单位:济南市国家税务局    济南市地方税务局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    济南供电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营业部
鲁ICP备08015358号
技术支持:舜网www.e23.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