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宗财,男,年龄30岁,本科学历,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史家村人,便民服务站站长。长期扎根农村,开设农村电商物流综合便民店,为家乡服务,他还是济阳区红十字烈焰应急救援队的一员,一直在公益的道路上坚持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精神。
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他毕业后回家乡创业,经营一家电商物流综合便民店,后加入济阳区红十字烈焰救援队,五年来一直在积极参与各项社团及公益活动。走遍大街小巷,与孩子们一起生活及学习,激励学生们刻苦努力,带领学生们一起科学的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奋发图强;走进社区,宣传公益救援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走进乡村小院,为村里的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指导大家使用互联网,体验科技带来的生活变化:走在河岸边,小溪旁,宣传防溺水知识,减少溺水悲剧发生;当疫情来临时,穿上红色马甲,走向疫情志愿者服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就有他身影出现,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公益的烈火,温暖济阳大地,用他的努力去追求他的梦想,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他的人生格言。
学成志在家乡,共建乡村振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大学生,支教结束后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用努力来回报家乡,发展家乡。毕业初期,农村网购电商发展缓慢,家乡父老难以享受到网购的便利和实惠,为了方便家乡父老,他在本村开设门店,发展电商物流。他主动联系快递代理点,购置车辆,成立物流站点。不仅承接网购,快递等业务,电费充值、手机缴费等便民业务都可以帮助解决,让街坊邻居少走冤枉路,解决生活小问题,至今已有近六年时间,开启了周边县区第一家真正进农村的物流综合便民店,让农村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末端物流服务,也因此荣获了快递末端站点全国优秀站点荣誉称号。在农村粮食种植是大事,他积极响应号召,做好乡村振兴的服务者及传播者,购买无人机,农闲之余拍拍田园风光、乡村美景,做好农村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现代农村生活,村里有人结婚,帮忙拍摄视频,为一对新人留下幸福的瞬间,让婚礼不仅接地气,更要高科技。在农忙时节,遇到灾害天气,帮助大家采集农作物受灾情况,为农作物保险理赔提供有效资料,秋收时节,做好防范火灾巡查工作,做好安全生产。
以诚信立身立业,以真情回报社会。在空闲时间,他以身作则,积极承担社会职责,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弘扬红色文化,投身志愿服务。他相信: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始终以诚实守信为立身立业之本,积极履行责任,真情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救助孤寡老人、陪伴留守儿童、道路救援等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觉他人燃眉之急。2021年7月对受困于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的群众是一场噩梦,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科学安排下,一场牵动全国人民的救援行动有序开始。他得知消息后,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河南抗洪救灾任务,集结数十名队员,驱车500余公里,到达河南洪灾现场,累了躺在地上休息,晚上睡在大院里,蚊虫叮咬,环境潮湿已经不在乎,饿了喝瓶水吃个面包就能解决,一心只想与河南人民一起共同克服困难,累计救援时长80余小时,出动救援艇100余架次,累计搜救转运人员数300余人,转运救灾物资数吨。在此次救援活动中,荣获“721河南特大暴雨灾害救援”荣誉证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19年武汉爆发疫情,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守卫家乡,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去,设卡执勤、排查登记、场所消杀等工作,同时还负责宣传工作,直至疫情结束,累计志愿时长600余小时。2022年3月中旬,疫情形势突然严峻,在得知仁风镇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急需志愿者支援的情况后,作为济阳区红十字烈焰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他简单安排好家里及工作,积极投入到疫情随访流调工作中去。和队友们一样各自为战,成为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一颗“星”,与一线工作人员一起认真排查每一条线索,认知核实每一个细节,坚决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3月18日起,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仁风镇流调任务艰巨,最高一次数据下发高达2000条,为了及时高效排查数据,每天加班加点,紧张工作,吃饭休息时间仅有30分钟,连续高强度工作40天,累计时长500余小时,处理数据约10000余条,拨打电话8000余次,一直坚持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每天与民警们一起加班到深夜,警察蓝与中国红,成了疫情防控的风景线,他没有任何怨言,只想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与疫情一线的所有战友,同进退,共患难,一起共克难关。他有必胜信心,疫情不退,他不退,必将打赢这场抗疫之战,保卫好家乡父老。
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参加济阳区红十字烈焰救援队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始终让自己紧绷一根弦,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平时也积极做好宣传减灾防灾知识,普及公益知识,积帮助困难群众。2021年,史宗财荣获“2021年济阳区红十字会“最美志愿者”。